别名:铁皮枫斗、枫斗、耳环石斛、黑节草;收录于中医名典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本草经解》等。
【药性】
微寒、味甘;归胃、肾经;
【功效】
益胃生津、滋阴清热。

【名家论述】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主治伤中,除痹,下气,补五脏虚劳羸瘦,强阴。益精,补内绝不足,平胃气,长肌肉,逐皮肤邪热痱气,脚膝疼冷痹弱。久服厚肠胃,轻身,延年,定志除惊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李中梓
石斛入肾,则专主下部矣。而又入胃者,盖以其味甘能助肾,而不伤于热,平胃而不伤于燥之故也。
《本草经解》叶天士
气平,味甘,无毒。主伤中,除痹,下气,补五脏虚劳羸瘦,强阴益精。久服厚肠胃。(酒浸晒)
【药用价值】
热病津伤,口干烦渴,胃阴不足,食少干呕,病后虚热不退,阴虚火旺,骨蒸劳热,目暗不明,筋骨痿软。
中成药:消痤丸,
方剂:地黄石斛丸、沉香石斛汤、白术石斛汤、归连石斛汤、补肾石斛丸。
【特别说明】
湿温病未化燥者,脾胃虚寒(指胃酸分泌过少者)慎服。